
近日线上股票配资网站,笔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了解到,该局认真落实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生态科普宣教点建设。目前,全区已有16个生态科普宣教点入选该体系,形成布局合理、类型多元、特色鲜明的生态教育与植物保育网络,为绿美广州建设注入了番禺力量。
分批推进选址评估,全域布局显特色
番禺区按照“重点组织+自愿申报”相结合的模式,分三批推进生态科普宣教点建设。
2023年11月,番禺儿童公园点位通过选址评估,凭借六大科普分区和自然教育径,在次年成为全市首批通过建设验收的示范样板;
2024年11月,市桥中心小学屋顶农场、旧水坑村榕树公园、禺山高级中学芳香疗愈花园、海鸥岛红树林湿地公园等8个点位入选第二批,实现校园、社区、公园、湿地等场景全覆盖;
2025年8月,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动植物共生”基地、广州至信中药文化科普基地、实验小学仁智中草药园等7个新点位的入选,进一步拓展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生态科普的新路径。
每个点位都经过专家组严格对照评估标准,从植物选择、场地安全、活动设施到互动装置,确保兼顾科学性、教育性与安全性。
三大场景展现“植物密码”,岭南特色绽放光彩
走进番禺的16个科普宣教点,处处可见“植物课堂”,各具生态特色。
——校园里的自然课堂:市桥中心小学的屋顶农场让学生种植作物;禺山高中的芳香疗愈花园展示薄荷、迷迭香等芳香植物;实验小学的中草药园收录了岭南常见药用物种,形成“一校一主题”的教学特色。
——公园里的生态乐园:旧水坑村榕树公园汇集百余种榕属植物,通过“一树一世界”展览展示榕树气生根的奥秘;桥南街南区公园“四季香语”科普点以芳香植物串联四季生态;海鸥岛红树林生态点成为市民了解红树林保护的重要窗口。
——高校与产业的科普载体:广东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园、广东工业大学东璧药圃、广州至信中药文化基地等科研机构聚焦药用植物保护与文化传承;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动植物共生”科普点则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生态教育融入公众生活。
生态惠民结出硕果,城园融合见实效
这些科普点已成为番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平台。番禺儿童公园年均举办20余场科普活动,吸引2万余名市民参与;旧水坑小学蝴蝶花园的活体观察课程让孩子们直观理解植物与昆虫共生关系;红树林、榕树、药用植物等主题宣教点也成为市民学习生态知识、体验自然魅力的“家门口课堂”。
作为广州市城园融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番禺区以16个生态科普宣教点为支点,构建立体科普网络。
下一步,番禺区将持续完善功能布局,丰富研学活动内容,推动更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走进自然、了解植物、参与保护,让绿美广州的生态理念在番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采写:南方+记者 钟晓宇 通讯员 穗规资 番规资宣
摄影:南方+记者 吴伟洪线上股票配资网站
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